close

我的理想:生活化的哲學

分享Facebook Plurk YAHOO!

 

 

老北大有門課程,專教學術文。在設計者心目中,同屬文章,可以是天馬行空的「文藝文」,也可以是步步為營的「學術文」,各有其規定,也各有其韻味。所有的「滿腹經綸」一旦落到紙上,就可能已經是「另一種文章了」。

 

我相信老一輩學者的共同追求。不僅是思慮「說什麼」,還斟酌「怎麼說」,故其著書立說,「學問」之外,還有「文章」。當然,這裡所說的「文章」,並非滿紙「落霞秋水」,而是追求佈局合理、筆墨簡潔,論證嚴密;行有餘力,方才不動聲色地來點「高難度動作表演」。

 

 


這一段話,是我在
2008年香港出版的宋明儒學論(陳來著)看到陳平原教授的序。

最近,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之外,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唸書。一個古人一個古人的念,一個思想一個思想的背,我很喜歡這種讀從書中體會千百年前的智慧,很多時候看到很多想法會很感動,但不斷的唸書這種機械式的動作,其實還是或多或少會覺得有點乏味。所以,讓自己可以放鬆的莫過於看看每一本書前面的序,或者是論文前面的謝辭。看到這一篇陳平原教授的序,讓我有很多的感觸,很好奇陳教授是怎麼樣的一個人,用著幽默的文筆把這篇序寫得這麼生動。

 

我的碩士論文,十六萬字。

我知道,份量有點over(對於哲學領域來說,當然在中文領域十幾萬字的都是小case)。到了博士班,想追求的除了言之有物,更希望能夠在有限的篇幅裡面切中要論述的主題。

更甚,很希望可以將「學術文」,變成一般人聽的懂得「文藝文」。我很喜歡在中國哲學裡面的許多說法,心性、功夫、修養,你會發現中國哲學不同於西方哲學的分析理論邏輯,中國哲學更重視的是渾然與天地同體的大心,儒學的內聖外王固然有他的限制,但其中許多的工夫論,教人怎麼修養自己,都讓我非常嚮往。希望,博班資格考告一段落之後,自己可以真的將哲學變的淺顯、輕鬆、生活化一點的跟大家分享。



好吧,真的要很認真很認真了。

arrow
arrow

    ¾ の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